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具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多分布于自流盆地及承压斜地。
其主要特征如下:
(1) 水体充满整个含水层,上、下均为连续的隔水层,二者距离为含水层厚度;
(2)具承压性,其顶面为非自由水面;
(3)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4)静水压力作用下,可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运动,形成径流;
(5)与外界联系较差,水循环交替慢,动态变化较稳定;
(6)水质变化大。
对承压水的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需考虑与其它类型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水头压力与水量,同时应注意地形条件对承压水头的影响。
笔者两年前为某会议做的一点工作,收集了国内一些标准针对承压水抗浮设防水位取值规定,归纳如下表。
承压水抗浮设防水位确定
标 准 | 抗浮设防水位的取值 |
GB/T51238-2018 | 当地下结构的基底位于含水层之间的弱透水层时,宜通过竖向一维渗流分析及现场孔隙水压力测试等确定基底相应位置最大孔隙水压力,并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计算抗浮水位。确定最大孔隙水压力时宜以弱透水层上下稳定含水层不利条件下最高水位为边界条件。 |
JGJ83-2011 |
|
DGJ08-37-2012 |
|
DB/T29-247-2017 |
|
DBJ50/T-043-2016 |
|
DB37/5052-2015 |
|
DBJ13-07-2006 |
|
DBJ/T15-125-2017 |
|
DB37/5052-2015 |
|
DBJ43/T 512-2020 |
|
DB51/T5026-2001 |
|
DB21/T907-2015 |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