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由下面的设计图计算E匝道的逐桩坐标。
难点:缺少起点EK0+000.000的切线方位角。
故本方案仅仅为解决起点方位角求解的问题。
~已知信息~
E匝道平面图如下:
设计院提供的另一份资料是该匝道主点的坐标,见下图:
~我的计算过程~
(1)假定起点EK0+000.000的切线方位角为:0度0分0秒。
(2)由图知:第一卵形线要素A=95,故可算得起点EK0+000.000的半径为276.002米。
(3)采用线路坐标计算采用的积木法,录入上述平面图的平面要素(我是用软件计算的,截图如下):
计算结果如下:
(4)利用假定方位角计算的主点坐标(见上图),与设计院提供的主点设计坐标(见已知信息),利用赫尔默特法坐标转换,求得两个坐标系的旋转因子。
坐标转换计算结果:
闲话两句:今年的注册测绘师考试的《案例分析》的第一题目就是考察“坐标转换”方法(用文字描述该方法的计算过程)。
在计算结果中,旋转因子=40度40分01.2秒。
(5)由于我们假定的起点方位角为0度0分0秒,而坐标系旋转了40度40分01.2秒,故本案例的起点方位角为40度40分01.2秒。
~复核~
(1)将起点EK0+000.000的切线方位角为40度40分01.2秒带入原平面要素资料,重新计算主点坐标:
将上述主点计算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对比,可复核该计算方案是否正确。
~结论~
本方案正确,可行。
建议:征集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解决本案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