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测量主要是线路一般较长,勘测有多个队伍分段完成。任务分段给出相应分段桩号,实测过程中两段交接不可以避免出现桩号不连续,设计院就会根据线路设计断链。
局部改线多发生在勘测设计文件评审后的修改上,专家评审设计文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改变坡度转弯半径,减少占用耕地;征拆难度经济因素城市或村庄绕道等)。测量根据设计意见,进行线路重测或补测,调整路段调回原设计的路线桩号就会不连续。
较长的线路会横穿各种地形,导致测量工组繁而复杂就奠定了断链的存在。有人考虑断链桩号不连续,为何不重新推算重新推算保证连续。这种想法理论上可以实现,不过实际操作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前面桩号小于后面桩号,比如:K84+309.227 = K84+320.001,这种情况,就称为短链,短的距离同样是两桩号之差,10.774米,标记
为短链10.774米。
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长链,比如K84+021.322 = K84+000,
有桩号重叠计算要搞清楚了哪个是断链点之前的,哪个是断链点之后的。
断链处理方法
1.根据断链的里程桩号范围,分段来处理,断链前后分段录取线参数。
2、目前许多成熟的道路计算软件,具有断链设置功能,输入断链分断前后的里程即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